(CCTV.com独家报道)11月4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走进演播室,解读中国出口产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战略。>>>点击观看视频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 沈丹阳 |
主持人:沈先生, 现在看来,中小企业对于政府的金融扶持、信贷扶持的呼声还是比较高的,您觉得空间还有多大,从纺织品是否也会蔓延到鞋类产品的出口,是不是会逐渐看到更多这样的政策空间。
沈丹阳:政策肯定会进一步出台来支持,这次他们到广交会去调研,我想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政策,我觉得现在可以采取的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或者是企业呼声比较高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虽然说这次出口退税率又提高了几个点,但是不是所有商品,只是一小部分商品,我们的出口退税率,从理论上讲,大部分商品调高到17%,有一部分商品调高到14%,现在纺织品15,还差两个点,企业觉得还不够,如果问企业说你希望什么政策,一般说出口退税给我调足了,所谓足,就因为征的时候是征17,现在退15%,他觉得差两个点,现在,出口退税又是国际惯例,调到17没有问题的。
再有像这次玩具和其他一些商品没有调,机电产品,大家也有这个要求,这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
第二个就是金融服务。金融扶持,刚才浙江讲得很好,但是光是浙江做不行,现在广东更困难,还有江苏、福建,很多地方都有同样的问题,金融服务怎么样全国性地,大家都来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并且这个服务能够到位,所谓到位,第一,信息要对称,刚才讲了,信息不对称,很多企业不知道,这些服务怎么样让大家都知道。第二个要便利,有一些政策很好,但是企业不感兴趣,为什么?因为很麻烦,最后看得到,吃不着,像挂在墙上的饼一样。
主持人:另外还有一个一次到位的问题,有些调整,是否在调研充分之后一次派到位。
沈丹阳:是,是应该充分调研以后,不要太盲目或者草率地出台政策。
主持人:陈德铭部长在他的讲话当中也说到了好几个关键词,说企业的结构、经营方式、怎么去提高竞争力。现在有一个观念,我觉得看你怎么理解,这个危机对中国来说如果是一个好事的话,就是把许多早就想干的事、但是一直没有下决心做的事情,借这个机会给做了。但是在目前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很多中小企业可能没有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产业的升级,创造自己的品,您觉得这是不是有点逼上梁山的味道?
沈丹阳:是有这种说法,但是我个人不太赞成这种说法,当然他们这种看法从积极方面来看,是要求外贸企业或者出口生产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或者加快结构的调整。结构调整,过去环境比较宽松,也就不懂得调整,现在环境紧了,或者让环境更紧一点,让你来调整这个结构,我觉得调结构的主体是企业,一定要让企业在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它才能来调这个结构。你要让它能够去挣钱,它确实是不会调结构的,但是你也不能逼它,你给它逼得太猛,前段时间有些政策的调整,我个人看法,还是密了一点、紧了一点,比如说出口退税率,一年之内调低了好几回,我们对一个产品征收了出口关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这些调整都有道理的,但是太密了,政策叠加在一块,有些企业就受不了。尤其现在面临这种形势,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环境不太宽的情况下,你这时候再逼的话,企业受不了,最后逼死了也不好。
主持人:您认为目前这个情况下,这些出口型的中小企业,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不是去转型,而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沈丹阳:对,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他们怎么样能够自己调整产品结构,在市场结构和新技术、新设计、新款式各方面都动一下脑筋。
更多内容请点击CCTV-2《直击华尔街风暴》 >>>评论<<<
相关链接:
责编: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