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罢飞呼唤畅通表达渠道
媒体对于东航“罢飞”事件的评论,可谓峰回路转。起初,大家对飞行员挟持乘客强行返航的做法齐声谴责。有论者甚至提出,“罢飞”的飞行员应终身禁飞。
随着事件的深入,东航公司又成为众矢之的。明明是飞行员集体返航,为何撒谎说是“天气原因”?东航的隐瞒和乖张引发了一场行业信誉危机。
鉴于民航业此前已经发生过多起类似事件,舆论的眼光逐渐放至整个航空业生态,声音开始延伸至更广的领域。有人拷问飞行员的培养机制,有人声讨飞行员的流动性不足、市场化难期,也有人借机反思劳资关系。舆论的追问催发了很多理性的声音,将行业生态困境,及衍生的各种社会弊病逐一剖析。
综观东航“罢飞”事件过程,其结果可谓两败俱伤。罢飞人员均遭严肃处理,东航则蒙受了巨大的信誉损失,乘客也跟着蒙受不白之屈。但是经由此事,我们或许可以借机反思其中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问题,以及利益均衡机制的缺失。
倘若陷入劳资纠纷的飞行员们有一个“代言机构”,工会能够真正发挥作用,飞行员能通过通畅的渠道,合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也不至于用挟持乘客的极端方式去争取自身权益。
从后来平息的出租车“罢运”事件中也可以发现,只要重视司机合理诉求,通过协商对话,适当调减“份儿钱”,局势随即缓和,矛盾得到解决。只要利益诉求得到重视和解决,利益均衡有畅通的渠道,极端事件就可以避免。
通过“东航罢飞”事件,我们或许应该思考其他行业,该如何更好地疏浚利益表达的渠道,规范利益博弈的方式,以促成利益均衡机制的完善。 (薛世君)
焦点事件:东航罢飞
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18个航班的飞行员,因劳资纠纷相继在到达目的地上空后,集体强行返航。东航称返航是因为“天气原因”引发公众质疑。
关键词:博弈
| |
| |
责编: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