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专户理财启动基金业务“两条腿走路”
基金专户理财业务终于在中国市场进入正式运作阶段。中国证监会于2008年3月发布《特定资产管理合同内容与格式指引》,对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如何开展等诸多细节问题进行了明确,基金专户理财业务随即进入实际运作阶段。不过,由于市场快速下跌,基金专户理财在短暂升温后暂时归于平静。
6次贷危机蔓延合资基金股权稳定受影响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不仅令多家欧美最大型金融机构濒临倒闭,也波及了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实际控制人。由于美国友邦集团、美林银行、富通集团等公司的重组,部分合资基金公司外方股东的实际控制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而在内地超过半数江山的合资基金公司因此会有何变化,或成为2009年基金业的一大看点。
7净值持续下跌基金份额竟现“超稳定”
虽然A股市场在2008年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年度跌幅,但市场曾经预期的基金大规模赎回现象没有出现。根据基金前三季度季报,公募基金今年一季度小幅净申购16.28亿份,净申购比例为0.08%;二季度净赎回540.94亿份,净赎回比例2.6%;三季度净申购份额为115.57亿份,净申购比例为0.5%。在今年弱市中,基金份额罕见的保持稳定,让很多基金观察人士大跌眼镜。
8终身市场禁入基金“老鼠仓”处罚第一单
中国证监会于4月21日公布首例基金老鼠仓的处罚结果。对基金从业人员唐建、王黎敏涉及的与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相冲突的活动予以严厉打击。除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各处罚款50万元外,还对两人实行市场禁入,对唐建实施终身市场禁入,对王黎敏实施7年市场禁入。这是证监会对基金“老鼠仓”开出的处罚第一单。同时,证监会已向立法机关正式建议,在刑法修订中增加针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上述行为的背信罪,以刑法制裁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9首现清盘阳光私募第一人退出
“阳光私募第一人”赵丹阳于1月2日宣告旗下所管理的赤子之心系列集合信托产品集体清盘,成为业内首个清盘的阳光私募信托产品。尽管当时市场评论不一,但事后证明,赵当时宣布的清盘理由,以及选择清盘的时点都相当恰当。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阳光私募第一人清盘,但在今年私募基金整体规模扩张却在加速,一个有一定容量的行业已经开始初具雏形。
10基金业十周岁管理公司纷纷转型求突破
自1998年国内首批基金公司成立算起,中国基金业在2008年迎来了十周年的生日。而与此同时,基金业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纷纷进入转型求变的新阶段。推进专户理财、抢占企业年金制高点、积极铺开集合年金计划、投资顾问等其他业务,寻求公司差异化定位等。中国基金从单纯的基金公司转向多元化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大熊市中的一抹亮点。
| |
| |
责编: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