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大阳飙升动因何在
李志林(忠言)
当绝大多数人认为1664点以来的反弹已结束,至少要调整两个月,目标位是1800点甚至1500点时,本周三却出其不意地一举拉出一根年内最大阳线。
在全球危机加深、美股连创新低时,出现牛年A股第二波诡异飙升行情,动因何在?
温总理和奥巴马总统讲话的刺激。上周末温总理与网民交流时说对股市要有信心;周二美股6700点收盘后,奥巴马总统更直接地讲:“现在是买股票的好时机”。美国经济今年负增长,而中国则在保8%;美国发生金融危机,银行巨亏,而中国金融安全,银行业则风景独好;美国流动性紧缺,中国则流动性充裕;美国上市公司大面积巨亏,中国上市公司则整体良好;美国政府注资救市主要是补金融窟窿且议而不决,中国注资则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十大产业且雷厉风行。所以理性的投资者以积极做多的实际行动予以回应,并带动了当晚美国、欧洲和全球股市大涨。
对两会前后政府推出更强有力的刺激经济的措施充满预期。至少可以认为,若一季度经济指标不理想,很有可能将经济刺激政策升级。因为“保八”已成了今年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诸多新政两会后待出。
技术上调整到位。作为对1814点—2402点的波段调整,0.618黄金分割位便是2039点。2082点、2093点、2072点,在2030点以上连续三天收盘,表明超级主力、神秘资金誓保2000点城池不失。这样就在60日均线、120日均线、10周、20周均线等中期均线上方构筑起一道道强固的防线。本周三的放量大阳线可视为2000点大底上一场漂亮的保卫反击战。周四周五在美股大跌情况下不仅站稳了2168点中轨,且一度收复了20日均线、5周均线,短期均线均上翘,显示市场已进入了多头轨道。
大盘蓝筹股群体持续发力。一方面,随着政府强力经济刺激政策和一二月份新贷款猛增,金融板块和有色金属、建筑、地产、机械等板块的大盘蓝筹股有了业绩上升的理由;另一方面,大盘蓝筹股自此轮反弹以来是唯一低于大盘涨幅的板块,具有补涨的要求;第三方面,汇金公司声称,必要时再增持三大银行股,这是对银行股的力挺;再一方面,从汇金公司增持到央企增持,到社保基金1月建仓,再到众多基金在2月4日突破2100点和2月10日突破2245点后建仓的筹码至今没能获利,有强烈的自救、突围和拓展效益的冲动。第二波在指数上快进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但含H股的大权重股飙升目前还是不合时宜,不如选择二线蓝筹股。
中小市值题材股合力反击。无论是周三还是周四,中小市值股一改以往与大盘股反其道而行之的惯例,而是乘势合力拉升,有80多只股再创新高,有的正在蓄势反抽,只有涨幅过大的个股暗渡陈仓,显出颓势。但总体上仍与大盘股平分秋色。因为它们毕竟是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最大受益者、经济复苏的先行者、购并重组的主要承担者和股本扩张的潜在者。
我至今仍然认为,结构性牛市格局和箱形震荡的格局不会改变,在美股连续重挫、连创新低的压力下,大盘在2200点一线震荡整理得越久,换手越充分,上行速率越慢,对后市越有利,个股轮动的机会越大。(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N”形二次反弹不必等到下半年
陆水旗(阿琪)
进入3月份,指数上冲下突,躁动异常。原因在于3月份的市场聚合了诸多影响行情的重要事件。首先是两会的召开使得市场对政策的预期有增无减,享受了之前各类刺激政策的行情红利之后,投资者的预期甚至有些“得寸进尺”。最近,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涉及到的120 项政策规划将于3 月中旬陆续发布,更是挑动了市场躁动的情绪;其次是,从二季度开始各项经济指标与公司盈利的环比数据将逐渐好转,从而确定了一季度是个低拐点,但市场拐点的预期目前又直面一季度公司业绩风险的潜在冲击,行情因此在“一季度是拐点、一季度有业绩风险”之间摇摆不定;再则是,近期欧洲爆发银行债务危机促使欧美股市连创新低,从而使得许多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变得犹豫起来,但同时又有许多转入股市的产业资本认可2000点附近将是A股市场的长期底部,抱着“只会套些时间,不会套住资本”的理念,在行情速降调整后开始提前介入预期中的“复苏行情”,使得行情在短空与长多之间震荡整理。
本周三,股指出现今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在“去库存行情”速降调整后,这虽然还不能表明行情已进入“N第二笔”的复苏性行情中,但已是一次“复苏行情”的预演。由于3、4月份市场仍处于年报与一季报风险的影响周期内,期间行情或许仍将处于震荡整理、为“复苏行情”蓄势的状态。但“复苏行情”预演的出现以及下述因素决定着今年“N”形架构行情中的二次反弹不需要等到下半年。
一、从去年四季度起不断推出的各项经济刺激政策从二季度开始将在微观层面中将逐渐见效,导致经济数据与公司盈利数据相对于一季度形成环比增长,进而确认出一季度的低拐点,给市场发出一个复苏的信号并形成更为明确的复苏预期;
二、去年12月份“去库存”后,一季度经济与公司盈利之所以欲振乏力,很大一个原因是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房地产左手牵动着投资,右手带动着消费,还决定着资产价格水平,其低迷自然会牵动全局。目前有利的信号是,最先下跌、跌幅最大、成交最低迷且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珠三角地区房地产交易已开始明显复苏,这种现象如果得到持续并向其他地区蔓延,必能对经济复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去库存行情”回调后正在寻找一个“需求底”,1664 点确认的是一个行情估值底,后期将寻找与确认一个业绩底,如果一季度公司的“业绩底”得到确认,行情必然会在复苏预期下转而向上,从而使“N”形的二次反弹不再需要等到下半年。(本文作者为上海证券通首席分析师)
用创新思路解决大小非问题
桂浩明
从去年开始,大小非解禁流通规模明显增大,今年更是进入高峰期。巨额大小非解禁对市场是有很大影响的,从去年起,市场上就一直有人在呼吁要规范大小非的流通问题,不少人看来,只有解决了大小非问题,中国股市才有盼头。
大小非问题之所以受到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一来是因为股市下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感到与大小非解禁后的集中抛售有关,要求限制大小非的流通以维护股价稳定;二来是的确有些大小非的流通随意性较强,在交易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够规范的行为发生,使得大小非在流通过程中各种矛盾较突出。虽然去年有关部门对于规范大小非做了一些工作,也产生了相应的效果。但总体来说,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人们注意到,本次两会期间,证监会有关人员并不回避大小非问题,而是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思路的设想。譬如说,根据目前小非数量已经不是很多的实际,提出将重点放在规范大非上。这是很有道理的。对于小非来说,持有者分散,对其进行过多的限制既不可能,也不现实,还不如在市场点位还比较低的时候,尽快让其流通,这也是为以后的发展扫除一个障碍。而对于大非,一个思路是丰富大宗交易模式,通过大宗交易,避免股票过多地直接从二级市场减持,减少对行情的冲击。在海外,大宗交易是很普通的形式,但在国内发展得较缓慢,这里也存在一些制度方面的问题,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使得大宗交易成为承接大非减持的主要通道,会使得大非的减持比较顺利地进行。当然,大非的规模很大,大量流通靠大宗交易也是承受不了的。这里还有另一条思路,就是给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渠道(包括发行可交换债券等),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避免其简单地因为资金问题而抛售所持有的大非,从源头上控制大非减持的规模。第三条思路是对于必要的大非减持制定相应的交易规则,特别是强化信息披露。在海外市场,主要股东减持股票一般都会事先公告,让市场对此有所认识。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对稳定股价、避免投资者因不明情况而蒙受损失,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该说,现在投资者最害怕的是股价涨上去之际,成为大非抛出之机。信息披露的工作做好了,就能对此有所避免。最后一条思路其实也是最重要的思路,就是扩大对股票的需求。在现在条件下,要建立承接大小非流通的基金还不现实,但可以考虑鼓励市场上那些长期资金(包括保险、社保、养老资金)等主动持有大非减持的部分。只要上市公司经营稳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价格也较适中,那些大非会有一定的吸引力的。那些长期资金的介入不但为其本身获得稳健回报创造了条件,也为整个市场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无疑,大小非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仅仅根据以上所提的一些设想,未必能完全达到预期中的目的。只是当人们跳出单纯的“限制”性思路,用创新的思维来考虑系统的解决路径时,一定能发现,这个困扰中国股市发展的大问题还是有希望以最小的代价得到妥善处理的。(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美股与A股
文兴
就在美国股市还在不断创出新低之际,A股市场却大幅上扬,市场人气迅速恢复,成交量也有所放大。不管后市行情怎么演变,一个事实放在人们的眼前,中国股市就是比美国股市强。
近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随着A股市场的逐步走好,不少人对股市的看法却变得越来越悲观了,他们指责来之不易的行情是缺乏基本面支持的、是资金推动的等等,甚至有人说:“反弹越高,下跌更深”。“美国金融危机没有好转”是其重要的理由。
美国金融危机何时结束,笔者这里不加探讨,只是指出一点,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形成的冲击总会过去的。笔者要强调的是,中国的金融系统不存在问题,实体经济出现的问题只是产能过剩。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于储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只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下显得特别突出。
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分别对危机提出的自己的应对措施,以提振人们对解决危机的信心。值得分析人士关注的是,自去年11月4日以来,上证指数的表现比美国标普500指数领先了75%。中国政府11月份宣布的经济刺激方案推动了A股市场的此轮上涨,近来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有所复苏,这是股市上涨最大的基本面。还有一个事实是中国的银行都处于良好状态,贷款和储蓄在增加,而美国的银行的状况要差得多。
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从一年以上的周期或者与危机等周期的时间来观察股市,目前股市处于底部箱体中,不论国内外情况怎么变化,向下跌破箱体底部的可能性相当小。在这个箱体中,任何卖出的行为都是为了在更低的位置再买回来。在以周和月度量的周期中,股市还是处于箱体震荡之中,我们在股市震荡于箱体顶部时,应该密切关注能否突破从而出现趋势性的机会。
此外给喜欢看美股的朋友提个醒,近期如果美股持续下跌,由于其双向操作的特点,一天暴涨几百点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即便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A股市场也要跟随上涨吗?还是遵从总理的那句话,做好自己的事情吧。(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牛年A股“牛”在哪里
王利敏
周边股市狂风暴雨,本周A股市场却再度绝地反击,重振雄风。本周三A股市场的大涨,甚至使当天亚太股市、欧美股市“涨”声响起来。由此不得不让人感叹:牛年A股真“牛”。
牛年A股究竟“牛”在哪里?
第一是牛年伊始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逼空走势。大盘从2008点开盘后,仅仅用了11个交易日就上攻到了2402点,期间连续突破2100点、2200点、2300点和2400点四个整数关,一扫鼠年熊市阴霾。
第二是日成交不断出现天量。以沪市为例,除了牛年第一第二个交易日成交量在1000亿元外,随后一直保持在1000亿元上方,最多时成交1800亿元,日成交手数甚至刷新了历史天量。
第三是牛年A股市场在美股持续创下12年来新低的背景下继续走独立行情。尤其是本周,美股有两个交易日跌幅超过4%,而A股市场本周大涨,沪深股市分别上涨了5.28%和8.43%。周三A股市场的大涨甚至带动全球股市纷纷上涨。
第四是去年一度成为大盘阻力位的2000点已从顶变成了底部。自从大盘从2402点回调以来,虽然周边股市连连下跌,但大盘硬是在2000点上方坚决顶住并最终发动绝地反击。
许多人不免会产生疑问:牛年A股为什么这么“牛”?
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大盘虽然从1664点涨到了2402点,对于抄底者来说,涨幅已经很大。但问题之一是真正抄到底的人不多,即使抄到底,量也不会很大;其二是2402点相对于6124点来说仍然属于底部区域。
二是A股市场持续向好其背景是市场各方都强烈希望股市上涨。对投资者而言,或希望大大减少亏损,或希望获得财富效应。股市的上涨一是可以大大提振人们对快速扭转经济下滑的信心;二是可以扩大消费、促进内需;三是只有股市上涨到一定的高度,才有助于新股开闸,直接融资。
三是牛年伊始的股市技术面已经出现向好的迹象。即使在本周大盘跌到2037点时,60日、120日中长期均线和10周、20周均线仍然支撑着大盘,自从1月份走出5月均线的压力后,大盘始终在该线上方。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每次回调都是逢低吸纳的好机会。
更重要的是,这波行情是由资金雄厚、智慧不凡的超级主力营造的逼空行情,节后2008点到2402点行情快涨急跌,导致这批主力深深被套。所以当上周“此轮行情已经结束”的说法甚嚣尘上之时,笔者的观点很鲜明:超级主力就这么被随随便便地套住吗?牛年股市好不容易刚开始有点好转,人气有点恢复,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又回到去年那样的熊市中去,这可能吗?
由于牛年股市很“牛”,投资者完全应该积极地高抛低吸,反复做波段,争取收益最大化。即使偶尔套牢,至少也不会像鼠年股市那样越套越深。
|
责编:程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