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标准变更 寻找人物

——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在线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0月29日 17:18 来源:CCTV.com

  主持人:欢迎赵老师。您一来就给您出一个问题,今年的经济年度人物开始了,开始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我们发现今年的中国经济的热点行业,热点区域包括热点人物,先请赵老师概括一下今年的发现。

  赵晓:热点行业就是房地产,因为今年大家讨论的关注点和争议点都在这方面,另外垄断行业也比较突出,再一个是创新。人物可能潘总比我了解要多,热点人物好像并不是说英雄,热点人物倒是好像纷纷落马,引起争议很大的是热点人物。


赵晓,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

  主持人:现在两位一位是直接的企业负责人,一位是经济学家,我特别想了解你们两位对李嘉诚老先生的评价,特别是他要把三分之一的财产放到基金会里面,在我们华人的企业家中间,李先生应该是得到全世界公认的一位企业家,你们两位怎么评价?

  潘刚:他这个行为确确实实给我们企业家树了一个典范,李嘉诚说他有三个儿子,但是他实际只有两个儿子,他就是把这个基金会当做第三个儿子。真正的规范的社会责任就是我们要怎么样去做,怎么去承担,他在实现责任的理念之后,还有一个规范的决策程序。我记得前一段赵老师再一次论坛也提到说看到给这儿一点钱,那儿一点钱,就不能算是规范的基金。

  主持人:赵老师怎么评价?

  赵晓:我是非常关注李嘉诚这样一个举动,同时也非常关注中国的企业家他们在对待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他们挣得财富之后对财富的心态,老实说,我对中国的企业家,中国的富人,他们对待财富的态度,从本质上我是抱以怀疑的,说起来比较简单,因为我2002年之后我一直在研究信仰和商业人物和企业的关系,我们对财富的态度很少是超越的,西方的企业家为什么会把财富全部都捐出来,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财富来源于上帝,所以这个财富也应该以上帝的方式支配出来,这样很容易产生一种普遍的社会捐赠行为。但是我们总是认为这个财富来源于我自己,全部都捐赠出来这对我来说要求太高了。中国的企业家没有往前超越,李嘉诚是这样,这种财富真的是来自于社会。我们现在只看到这个果实是很美好的。所以我一直在想,因为我们的文化在逐渐的变化,我们的制度很多认识也在逐渐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中,像李嘉诚这样,是带有一个标志,他的走向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中国企业家的走向。这表明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华人的企业家也在逐渐的往前走,越来越慷慨仁慈的回报社会,而他们自己得到的回报也是丰厚的。我相信这里面一定包含了很多的哲学在里面,有一些他的信念支撑着。当然这样一个行为显然也是受到社会潮流的影响。

  主持人:我们要问一下潘总如果过了50岁或者60岁会不会想到这个问题?

  潘刚:当然我也有这样的理想和抱负,当然这是一种理想。从我们现在的企业家来看,我们可能有了这种想法,有了这种想法和意识再去做,对我们也是一种激励,如果过去没有李嘉诚作为我们的榜样,可能就没有人会走出这一步,中国的企业家也在不断的成熟。国外的不仅是企业家,可能不仅是企业家,还有家庭,一个深层次的文化在里面。中国的家庭观念比较强,有一点财富之后,想到是子承父业,想到捐款的时候也是想到分成几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外的交流融合,我相信中国的企业家会越来越成熟,也会走出这一步。

  赵晓:我很同意,其实他也是做了很多的事情,我想说的是这件事是非常符合经济学。企业家里面,特别穷的也有思想特别靠前的,引起一个社会出现一个变异的因素,开始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但是他们开始认识到他们这样做他们的孩子也会活得很好,而且社会对他的回报也很好,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从边缘的行为怎么变成一个主流的行为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为什么我会很愿意参加这个评选,因为我觉得央视,它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人会关注,这也是媒体所要起到的一个非常好的作用。我相信央视评选出来的人物,很少关注他的财富,而是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带动力和影响力,这样一些人物的出现,他们就能够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带动的作用,我们这个社会就会越变越好。

2/4页 |<< 1 2 3 4 >>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