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世仑:李嘉诚到了他这个年龄段将近80岁的时候,像晏总和袁总都是51年成立的,邹总是什么时候?
邹韶禄:53年。
石世仑:都是50多年?刘总在民营企业起步算是走得最早的民营企业,我们比照李嘉诚发展阶段,我想请教各位企业做这种长远,国企老总很像运动员跑接力棒一样,跑到你们这一棒,你们怎么做好,像刘总这边怎么样能够做到基业常青,做到长久?我想请请企业年龄最长的两位谈一谈?
晏平:咱们中国国企发展经过了几个历史阶段,在五六十,七八十年代没有改革开放的时候,当然我们国家经济比较差,那时随着国门打开以后,整个世界经济和国际接轨以后,实际上我们从工业来看,才真正看到我们和世界的差距,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从我们制造业来看,也就是到目前来看,我们和世界顶尖的水平,欧洲发达国家比,这种差距我觉得最核心的问题,一个就是我们整个企业技术储备和国际上世界上没法比的,第二点,就是我们整个制造业里面的有用核心技术的这个领域里面和国外也不能比,我记得国资委讲过一句话,中国国企里面,真正能够迈出去的解决企业自主创新问题,我理解最核心问题,就是一个核心技术研发水平的问题,我觉得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应该来说像我们这个企业什么时候能变成世界级的企业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当长的阶段,我更认为国家对整个行业的领导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国际化我认为更重要,我们中国企业家并不笨,但是现在整个配套机制是非常差的,别的我不评价,我知道业内的和国际接轨里面接轨越大,拥有的研发技术水平越高,你就越占主动权,你就能够扣开世界大门。我们玉柴,没有几个知道玉林这个地方,你已经做到企业里面的龙了,而且我到玉柴去了以后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索,玉柴这个品牌我说得好听一点,实际上我和美国和香港就是要钱不难,但是关键是什么,我们整个领导体制和经营机制不到位,人家提条件,你不能达到国际化这就是瓶颈,我个人认为,首先要解决我们核心问题,不是管理团队是研发团队,真正要解决是发动机技术,我们不解发动机技术,汽车工业走国际化是非常慢的道路,但是搞玉柴这个规模,没有50个亿砸进来,根本不可能。柴油机要进来怎么办?我们现在整个系统是欧三了,我们现在解决不了,欧三现在的系统我们现在还不能,还有一条我们现在人才非常短缺,所以我觉得要走向世界行列,你刚才讲到企业安全性问题,要加大和国企间的合作,我觉得要走捷径,因为中国市场我感觉没有一个人不看好,所有人都看好我们中国市场,我举个例子,所有想变成国际级的行业,我觉得我们国家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机制还要进行深度改革,我作为企业,应该眼睛放远一点,就像我们下围棋吧,要考虑整个布局,像我们玉柴一万多人的厂,一百多个亿的销售额,解决几十万人的工作问题,像中国企业是一个非常悲哀的问题,说大民族的问题,又说到怎么走国际化道路的问题了。
![]() | |
在线全景 |
石世仑:袁总的企业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你是怎么让企业长寿的?
袁仁国:首先企业必须要有好的发展战略,茅台发展战略是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现在茅台要把酒的文章做好做足,今年茅台酒产量13,839吨,我们在未来的几年要使茅台酒产量达到20000吨,使茅台酒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公司。我认为一个企业要有一个长期的好的发展战略,茅台未来三到五年内是积极做好酒文章,审慎走出酒的天地。第二,对茅台来说,我觉得要充分弘扬它的核心竞争力,即著名的品牌、卓越的品质、悠久的文化、独有的环境、特殊的工艺等五大优势组成的茅台核心竞争力。第三,坚持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以质求生存,以人为本,继承创新,团结拼搏,恪守诚信。我认为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所在,创新一是在观念上创新,二是技术上,就是说科技上创新,工艺上也要创新,三是管理创新,四是体制和制度创新,五是文化创新,茅台酒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和现代的文化相融合这是我们要做的事,六是环境创新,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石世仑:邹总的企业53年历史,算是人到中年?
邹韶禄:实际上你提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这是报纸上公开的,也是跟进我们这个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实际这个程度上,我们企业界寿命长青,跟我们解决这个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现在我们定百年目标,技术先进这个领先,第三是管理创新超前,第四是资本经营的提升,第五企业文化先进,我们寻找这五个方面,第一个是资源,象我们这个企业,你没有资源,资源用的数量决定这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按照现在生产规模我们还有50年,但是在这50年当中,我们要不断开发,扩大规模,为私营企业奠定了基础,奠定技术,技术不断创新,我们实现国际化经营,第三个就是我们管理上,我们要实现国际化,第四个是资本经营的提升,从产品经营上升到资本经营,通过资本经营来体现,第五个企业文化,我们这个思想有多远这个路就能走多远,心胸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是这样的,我们有这个百年意识,那我们就能走百年,我们现在走这个路子我觉得是走对了,职工看到了希望,贵州我们这个企业有前途,人才留住了,而且新的人才在不断进来,发展越来越快。
石世仑:四位中间,刘总企业是最年轻的企业,那你谈一谈对企业长寿的看法?
刘永好:这方面我的体会我比较深一些,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所有民营企业生命没有超过三十年,都是七八年以后,最长20多年,我们是其中一个,我们80年代末,那个时候我们做得比较早,相对比较大,经常参加一些全国性的企业届的会议,那么从80年代开到90年代,开到跨国新世纪,特别是最近这几年,我们企业家每次开会都要统计,这次少了几个人,为什么少几个人,为什么呢?有的不想干了,有的是企业垮了,有的是出什么事了,不管是倒了也好,出事也好,垮了也好。从80年代走过来,到今天还在开会的人不多了,我更多的看到了一些更年轻的人,一些更加专业的人,确实这里面有一个怎么让我们的企业基业常青的问题,十年前在考虑这个问题,五年前我们考虑得非常深,我觉得我们认真地学了看了很多的书,走访了欧洲、美国、台湾很多的企业看看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特点是一些能够做五十年一百年,甚至历史更长的企业,看那些私营企业,特别是家族性的私营企业,是怎么走过来的启迪很深,我有这样一个体会,我们内部又进行了相当多讨论,在五年前我们董事会定下这样一个规则:阳光经营,我们做的一切,都要经得起检验,包括手法,不偷税漏税我们只作一本帐,包括我们对员工,对企业对社会的保证等等,那么对员工的关爱,对社会的承诺,等等,特别像我们这个食品行业出一件事,你的企业就要倒,比方说这样的事出得部太多了,由于产品太多,媒体炒作,你企业不倒,也够你折腾了,也就是说阳光经营,规范手法,我觉得第一重要,最最重要。第二,要有一个规范的经营结构,那么我们经过研究以后,五年以前我们实现了这样一个政策,我们是家族色彩的经营企业,但是我们让整个管理层里面除了我以外没有一个家族的人在企业里面,那么我认为啊,让能人在最有能力的人在管理的第一线,可能做得最好,我的亲属我的朋友数量很有限,他们里面诞生最优秀的人不容易,我们面向全社会招聘最优秀的人是应该的,我们这样做,到现在为止,我的亲属、我的朋友我的同学没有一个人担任中层以上的人。另外一方面我在做减法,两年来董事长,我有两百多家企业,以前我是董事长兼总经理,慢慢减掉了,有人减掉很容易,但是只减不加不可以。我们办了一个新希望商学院,我们办了大概六七届了,农牧业现在都毕业了,现在我们又在跟人大的农牧业办,我们每年由于这个内部培训的这样教育培训的经费可能超过2600万,可能往后还会增加,通过这样的培训,高层次的培训,中层次的培训,技术的培训,包括技术培训,销售培训服务培训,短期培训、中期培训,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那么这是第二。第三个在人的处理问题上,我们二十四个年头了,没钱请部分高学历的人,所以说跟我们闯的人都是层次低的人,干了十几年二十几年了,年龄大一些,对公司非常忠诚,热爱公司,但是确实是因为年龄的原因,文化层次的原因,进一步拓展能力,可能要求身体,要求可能不足,压力特别大,怎么办呢?我们妥善处理,给他们体面的,给安排或者调整让他们在像一些获得辅助的一部分,让一些最优秀的年轻人,到第一线去,重要岗位上去,活力非常强,发生很大变化,我董事会一个助手,30几岁博士,经济学院毕业的,这些优秀人才确实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活力,这是我讲的要规范,另外我们按照企业的目标,我们几乎每年都要派出一个专门的叫做小分队到一些最优秀的企业去调查去学习,我们到什么呢,到海尔,到联想,到深圳的华伟,到浙江万象这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去,同时我们派一些人到大型的国有企业去,看看他们是怎么样考虑的他们机制有什么创新,我觉得通过这样不断创新考察学习,我们的标准跟他们有什么不同的,我觉得这个对我帮助特别大,同时要建立一个叫做我们发展我们的员工也发展这样一个机制,所以说在于我们的,相当一部分人,在我们一部分企业里面实施了这种叫做股权激励的这种措施,使得我们的员工不但有工资的收益还有相应的这种一部分股权的收益等等,通过这样的特质体制的一个创新我们企业更加获得活力,有人说天生体制好,我说不对仍然存在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关于这个体制的创新这个方面,但另外一方面的话,就要有一个,叫做年轻的人,一个不断拼搏的企业家的精神,有人经常问我,刘先生你50多岁我看你精神蛮强的,活力很强,是的,我吃饭比别人吃得多,睡觉比别人睡得少,但是我做的事一点也不比别人少,我觉得这是一个企业家的精神的体现。
我记得那个上海财富论坛的时候,我跟那个杨致远先生,就是雅虎的总裁和那个泰雷的先生,我们同台讲企业家精神他们背景不一样,但是一条,企业家精神常在这是决定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常青发展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我们要规范要克服家族式企业的弊端,我们是家族投资的企业。第三要克服自身,老板,民营企业往往都是老板的权利大,企业是自己的,能力也比较大,往往形成一手遮天的格局,什么是你说了算,大家都同意支持,没有人反对,只要你不违反政府,也不管这个时候很难判断做一些投资,这个时候要集思广益,让更多人发表意见,这是同时我们我们通过跟世界级的银行合作,跟大的跨国公司合作学习他们好的经验和做法,这样下来的话,相对企业发展就会比较好一些,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比较深,那么,当我看见很多这些原来的这些企业家朋友都不在企业这个领域的时候,我确实感觉到心里面特别难受,甚至有一个朋友那天跟我讲,他说永好你什么时候倒下去,当然我们是好朋友,可能是开玩笑,确实给我很大的触动,我们怎么样不倒下去,这是非常难的,创业难,那么守业更难,那么当然对我们来说我们是创业阶段,怎么样在这种比较复杂的格局下能持续发展下去,这是我关心的最重要的话题,我觉得这是作为中国新一代民营企业重视和关心的问题。那么刚才我们的那个邹总在谈这个问题,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2.2年,这个数据从哪儿来,我不知道,但确实寿命不太长,跟我们国营企业平均寿命7年差不多,三分之一不到,这是很大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办事做事,克服短期化的问题,要有一个责任感,我举个例子,我主要倡导人发起人之一,光彩扶贫事业国家有一些政策,扶贫资金,但是我想我倡导陈道人和发起人我带头去要这个钱,可能应该要想一想,但是会不会人家会认为你发起目的是想要扶贫这个基金呢?是要占好处呢?所以我是这样想我们既然要做这个事,我们就要尽可能做得好一些,到现在我们投资了6个亿了,我没有要一分光彩扶贫事业的贷款,同时我们没有用光彩这个牌子对自己对企业特别有利的事,我觉得这是一个。第二,我是中国民生银行创导人发起人和最大的股东之一,我们现在占民生银行的10%左右,民生银行发展给我们巨大的回报我感觉到欣慰,但是另一方面,作为民生银行大股东我从来没有在民生银行贷款和做过一笔交易,人家问我为什么?民生银行成都分行行长跟我谈过很多次,老板肥水不流外人田,为什么不把钱存在我这儿,为什么不在我这儿贷款呢?我说谢谢你,我可以在民生银行贷款和存款,但是我觉得我们做得更好一些,我们开办民生银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我们企业自身的资金的问题贷款的问题,而是通过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是一个实验田,我们通过参与这样的金融的投资取得合法的回报,而是为了我们更多的这种这个中小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贷款,要这样去看待,所以说这件事的话,我们的银监会的领导和方方面面的人,我们银行的和很多的人都非常称赞,我觉得这样做是对的,我们做投资民生银行也好,做光彩扶贫事业也好做很多事也好,我们看得非常长,部分是看短期利益,我们自觉做一些考虑,做一些更加规范的考虑,我觉得这实际上企业能够保持那个生命,我们的企业的叫做成活时间比较长的一个原因之一吧,在这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做下去,争取做得更好,争取我们的企业成为百年老店,而且通过在我们这一带打造世界级的农牧企业,让世界与农牧业抗衡的同时,带动农民千千万万走上致富道路。
石世仑:非常感谢四位,请各位用最简单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个责任。
邹韶禄:把我们铜业做得更好,成为世界一级的大铜业。
袁仁国:把国酒茅台这个具有自主产权民族品牌做大做强。
刘永好:对我来讲是两句话,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耕者是农民朋友是我们的,是我们的股东,他们都是耕者,食者是全社会的消费者,为耕者谋利,为农民朋友谋利,为企业员工谋利,他们很辛勤,他们创造价值,在谋利同时,上交的税收,这些都很好,当然包括我们的合作伙伴,供应商,为食者谋利,全国人民都是食者,不管你是官员农民,你都是食者,让我们食者能吃上健康的放心的价廉物美的丰富多样的肉制品,蛋质品,奶制品,这是我们的责任,就是为耕者谋利,食者谋利。
晏平:对于责任理解我觉得就是一个企业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企业的承诺和使命,从玉柴来说为中华民族制造业的崛起而奋斗。
石世仑:谢谢,非常感谢四位。
责编: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