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世仑:王总,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最后一组提名人王民,卢伟光,沈南鹏、施正荣上来以后,大家都谈其产业安全,你当时问王民,如果我要买,你卖不卖,是吧?你对这个话题是什么观点?
王健林:什么意思呢?我觉得中国现在出现一种不好的趋势,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有一种不好的趋势,本来做得很好,发展前景很好,看到很好的前景的时候,卖给老外,卖了就走了套现,可能是人生观一种变化,我套现就走了,如果这样的话,国家没有发展,这样卖来卖去,没有意思,尚德说他们这个不是卖,当时他们有点儿误解我的意思,我说你们引进海外资本,公司还是尚德,你还是法人代表,这个不叫卖,你保留你的品牌,公司保留机械,这个不叫卖,我说的是徐工那个,我相信私底下肯定还有将来的,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卖。我觉得他这个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是反对的,他现在盈利很好,如果要卖,可以卖给我,我说起码国内买这个,现在有一种势头,WTO开放以后,海外大的资本,包括投资资本还是产业资本,都拼命到中国来买企业,我觉得这种势头不加以限制,肯定会威胁中国经济安全。
![]() | |
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潘刚 |
潘刚:一方面你像我们乳业,其他全部合资,再两年减半,这个行业竞争很激烈,乳业是汇集广大老百姓一个很健康的产业,它打不过中国企业,我们一直领先,还是我们中国企业,这些外国企业有些推出,做进来,进来之后就变了,我找一些大的企业跟他合资兼并,那么双方都有需求,他是占领中国市场,控制中国市场,中国这些企业有的可能是缺钱,有的可能是在税收问题的。
王健林:是从实际利益角度出发,我更忧虑是创业,换我,我觉得这个趋向越来越多使我思考这个问题,而且我看了工商局几个数据,全国工商总数,五年前是每年数字在减少,企业数字在减少,就说明中国创业投资激情在减少,创业减少意味着国家没有前途啊,就是大家是不是现在,我们现在这个经济环境,创业经济环境是不是有变化,这要思考。第二,我说如果没有了创业性的企业家,国家就没有希望,及时财政收入上去了,人民生活很好,国家是没有希望的,经济是不安全的,真正发生敌对战争的时候,或者发生重大事情的时候,这些企业完全是两回事,这是绝对的。我举很简单的例子,我们过去跟这个文化传媒公司合作搞电影院,很简单,60年搞抗战的时候坚决不让放战争片,没有票房,就是很小的事情,我说更主要从这个角度理解,我觉得那天你们提那个,在中国市场份额一半以上,他自己讲发展非常好,每年近百分之百的,利润很好,我拿美国企业和中国现在比,那个时候美国很多企业创业,沃尔玛发展比较快就是最前十年的事情,稍微大一点,销售几十万的时候,人家不会卖,所以他不会卖,才会有这些大的企业,中国这些企业家,总体感觉,就是很多人缺乏创业的激情,另外很多人拼命地想靠老外生长,卖给老外,卖给老外更安全,政府各个环节要收支啊,也可能是这个,我记得有句话说:中国创业企业家都在夏威夷在悉尼海滩晒太阳的时候,就是中国经济末日的到来。
水皮:它涉及到一个中国持续高速增长的活力从哪里来。
王健林:每年新注册都比上年减少这是什么问题?
水皮:是不是跟我们现在社会发展阶段性发展有关。
![]() | |
在线全景1 |
王健林:不是,我还专门查过,就这个事情我专门查过美国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量,美国14个,欧美平均12个,中国现在不到2个,你无论如何比发达国家不应该嘛。
水皮:个人独资法出台的时候,03年的时候,那时候有一个调查数据,中国人个人做老板的,大概比例受调查是29%,比美国人高几倍,个人创业激情还是非常高,比现在说的要好得多,我就感觉这个,可能这个拼命干公司的这种劲头啊,可能最近几年的确不如几年前。
王健林:做得好好的就想卖,一卖了之,所以我那天说,这可能会危及经济安全。
水皮:你看SEB和苏泊尔形成一个比差,所以他三分之的钱压在这上面,企业本身不行,他要靠这个来生长。
王健林:中国增长进度好啊,欧洲人就会卖,前几年就是他收购SEB,它的研发水平各方面都跟不上,这么好的企业都要卖。
水皮:据我所知苏泊尔在卖,那几家企业都在谈,是这么一种现象,老二老三也想卖给他。
潘刚:格林格尔线,这个给他优惠政策非常大,这个线这个经济就不是太好,但是这个线每年只能用两千,一个工厂,我总部在这个经济开发区,这个区能花我们2亿,这个钱包括个人所得税都得返,这个企业差距非常大,很不平衡。三鹿也合资了,这几家全是中外合资,今年去年我们加起来比他们多很多。
王健林:这里面反映一个问题,如果你一家等于他九家总额,这九家销售额比你一家销售额大得多,这个分析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他们高报他们销售收入,要不然就是差距没有这么大。
潘刚:你这个企业所在地区不一样。所以他跟外资合它还有利益的,不是想合不想合,我相信企业没有那么高的高度,就是现实利益,合资之后,是有现实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