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柴油价格今日起每吨再降140元和160元,强化了市场对于发改委将适时调整成品油价格的预期。业内人士指出,这样“小步快调”的方式可能取代以往大大滞后于市场的“慢速深调”,市场目前的自行调整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鼓励。
12月20日,发改委将成品油价格每吨下调900元和1100元,折合93号汽油和0号柴油分别降低了0.91元和1.08元。而此次调价的降幅较小,每升汽柴油仅下降了1毛多钱,比起在目前许多城市里中石油、中石化、合资、民营加油站竞相掀起降价热潮的幅度来说,要小得多,业内人士认为发改委此次的调价幅度只能算是一个“表态”。
在去年12月份的调价政策出来后,上海等地加油站立即自行再下调了汽柴油价格,降幅超过5%,之后又数次降价。这样的现象还在广东、杭州、重庆、福建等多个省市上演。
企业的自行调价已明显得到政府的认可和鼓励,政府改中准价为最高限价也正是为了鼓励这种行为。而政府根据原油价格,即生产成本及时调整最高限价,则能有效将企业间的竞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至于出现“失控”。
2006、2007年和油价巨幅波动的2008年,国内成品油价格都只调整了2次,但每次的幅度都在200元以上,如此“慢速深调”在2008年达到极致,两次调价的幅度都在1000元左右。
而这样“硬性”的调价方式给市场带来深深的伤害。去年国内外成品油价严重倒挂,走私油猖獗,石油公司炼油板块巨亏,靠政府财政补贴勉强补上业绩大漏洞,但上半年油荒,年底憋库,炼油板块的“亚健康”状态归根究底还是价格问题。
根据去年12月18日发布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通知,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以国际原油价格为基础,加上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流动环节费用和适当利润来确定。因此,1个月之内两次降价或许可以视作方案实施的“第一步”,未来调价可能成为频繁的举措。
“小步快调”也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05年,政府就曾在5个月内5次调整成品油价格,其中4次上调、1次下调。
业内人士指出,因为此次调价的幅度较小,对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的实际影响较小。虽然单位销售利润下降,但能促进销售量,降低库存压力,对于炼厂来说也能保证稳定的开工率。
行业方面,该降价政策与同在昨日出台的另一个政策——对1.6升及以下排量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对于汽车行业景气度的提振目的相同。两项政策分别降低了汽车业的使用成本和购置成本,对汽车行业有正面效果。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基于两项政策调整的幅度都不大,因此影响有限。
| |
| |
责编:金文建